国家卫健委领导构成:5人来自原卫计委 1人民政部卫计委民政部党组成员
文成新闻网讯(记者:胡琳琳 朱伟 雷思涵 夏晓强)7月23日晚,随着文成队客场挑战瓯海队的终场哨声响起,2025“浙BA”温州赛区文成队的全部赛程圆满完成。整个赛事的举办点燃了大家的篮球热情,承载着全县篮球梦想的文成队在浙BA的赛场上,以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,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英雄篇章。

回顾整个赛程,这群由教师、警察、大学生和篮球教练等不同身份组成的队伍,打出了十足的精气神。落后时,能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团队配合奋起直追,完成逆转;领先时,也能稳扎稳打、严密防守。每一次倒地拼抢、每一次飞身救球,都让球迷看到了这支队伍的韧性,赢得了无数自发的掌声。
在这次“浙BA”的赛场上,文成队22号队长刘怀男的身影格外亮眼。这位身高1米93的“外线高塔”,凭借出众的外线投篮能力,多次在比赛关键时刻用精准投篮撕开对手防线。刘怀男告诉记者,每一次得分离不开队员们的默契配合,而这样的配合,源于平日里高强度的训练。
“从7月初开始,我们文成队保持着每周两到三次的常规训练节奏。”刘怀男表示,“训练重点强化了我们的特色战术体系,特别是快速反击和反手转换这类优势环节,这类专项训练占比会更大些。”
作为温州地区外线投篮能力数一数二的球员,刘怀男对比赛状态有着精准把控,充分的赛前热身便是球队的备战秘诀之一。
“充分的赛前热身至关重要。以我个人的比赛经验来看,有一场比赛就因热身不足导致临场手感欠佳。对于主力队员的发挥,我认为场均得分需维持在20分左右,这是团队争取胜利的基本保障。”刘怀男说。
球队的进步离不开年轻力量的崛起。与“老将”刘怀男的稳健不同,26岁的9号球员吴升格用“蜕变”诠释着拼搏。这位在队里不算高的球员,却是控球稳、三分准的“后场猛兽”。将近12年的球龄,让他从昔日专注投篮与防守的“3D球员”,成长为如今掌控节奏的持球控卫。在此次“浙BA”的赛场上,他多次抓住机会组织球员发起进攻,取得了不错的进攻效果,个人更在对战泰顺时拿下20分的全队最高得分。
吴升格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:“学生时代我主要担任3D球员角色,专注于外线投射和防守任务。经过系统训练,现已转型为控球后卫,重点提升持球组织能力。日常训练中持续夯实基本功,特别加强投篮稳定性,同时通过高频次实战对抗积累比赛经验,逐步完成从功能型球员到战术发起者的角色转变。”
年轻一代的拼劲,在23岁的赵帅身上更为鲜活。这位大学毕业后回到文成的7号球员,以激情的打法和强劲的冲击力,在浙BA温州赛区赛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赵帅认为自己的比赛风格偏向进攻型打法,注重身体对抗和突破冲击,浙BA联赛的高强度对抗非常符合他的技术特点。即便因风格勇猛常受伤,他依旧选择带伤上场。赵帅谈及比赛态度:“篮球作为高强度对抗运动,伤病风险客观存在。我的态度是保持平常心,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,始终为球队贡献全部力量。”
除了他们,还有3号毛俊昊、24号胡晨浩、13号胡浩、00号郑凯鹏、10号罗晓军、5号夏帆、17号程炯、11号刘龙龙、15号沈铖成、6号戴鑫锋、66号李晨豪、2号李剑、77号张城、1号夏李强和30号叶东武,这群平均身高183cm的球员,既有“90后”骨干的沉稳,也有“00后”新鲜血液的冲劲。这样的阵容构成,源于文成队多年前的一次大胆转型。
文成队主教练王琦透露:“2013年市运会期间,我们完成了队伍的新老交替,程烔、刘怀南和叶东武等队员作为当时最年轻的新生力量加入球队。十余年来,我们始终贯彻‘快速攻防’的战术体系,根据这批队员的技术特点持续优化这一打法。”
王琦坦言,球队的局限在于高水平比赛机会少,只打县域内的比赛,对手实力有限,球员很难突破。而这次浙BA赛事,恰好成了年轻球员的“练兵场”。
“本次赛事中新队员的成长令人欣喜,特别是胡晨浩和张城两位球员,相比去年年底传统迎春杯时的表现有了质的飞跃。”王琦在赛后总结中表示,“浙BA联赛中队员们的发挥总体稳定,但受限于轮换阵容深度,连续高强度比赛导致主力球员出现体能问题,部分场次状态有所波动。我们期待更多年轻球员能够加入,为球队注入新的活力。”
随着赛程结束,队员们暂时卸下赛场的紧张,开始规划起赛后的生活。吴升格说:“接下去我打算先休息一段时间,主要把精力放在锻炼体格上,身上的伤也需要好好恢复。”而赵帅则将重心转向了人生的另一赛场:“接下来会专注准备考试,打算考教师或者公安岗位。”
从训练场的汗水到赛场的呐喊,从老队员的坚守到新球员的成长,文成队的每个人都在用行动证明:在这里,热爱可抵岁月漫长,拼搏即是英雄模样。他们的故事,恰如浙BA赛场上的微光,虽不耀眼,却足以照亮文成篮球的前路。